石决明(石决明的介绍【名称】:石决明【别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论》),鳆鱼甲(陶弘景),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纲目》),鲍鱼皮(《山东中药》),金蛤蜊皮(《山东中草药手册》)。【药材类别】:动)

石决明 0关注

石决明概述

石决明的介绍【名称】:石决明【别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论》),鳆鱼甲(陶弘景),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纲目》),鲍鱼皮(《山东中药》),金蛤蜊皮(《山东中草药手册》)。【药材类别】:动 [详情]
  • 中英文名称:石决明 
  • 功效与作用: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劳热,青盲内障。有清热、镇静、降血压、拟交感神经的作用,有抗感染作用。
  • 主要价值:咸,寒。

精选图文

更多

石决明功效与作用

石决明的介绍

【名称】:石决明

【别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论》),鳆鱼甲(陶弘景),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纲目》),鲍鱼皮(《山东中药》),金蛤蜊皮(《山东中草药手册》)。

【药材类别】:动物类

【性味】:味咸;性寒。

①《别录》:味咸,平,无毒。

②《蜀本草》:寒。

③《日华子本草》:凉。

【归经】:入肝、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

②《本草通玄》:入足默阴、少阴经。

【入药部分】: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

产地和分布

1.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为我国南方优良养殖种类之一。

2.分布于辽宁、山东及江苏连云港等地。为我国鲍属中个体最大,产量最多的良种。现不仅适应于我国北方沿海养殖,且已南移到福建沿海人工养殖获得成功。

3.分布于海南岛和西沙、东沙群岛及台湾海峡。

4.分布 于耳鲍相同,但产量不多。

形态特征

(1)杂色鲍

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7-9cm,宽5-6cm,高约2cm。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端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稍光滑,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厚 0.5-10mm,有较明显的层次。无臭,味微咸。

(2)皱纹盘鲍

长椭圆形,长8-12cm,宽6-8cm,高2-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数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生长线明显,常有苔藓类或石灰虫等附着物,末端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断面0.5-5mm。

(3)耳鲍

狭长,略扭曲,呈耳状,长5-7cm,宽2.5-3.5cm,高约1cm。表面光滑,具翠绿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螺旋部小,体螺部大,末端5-7个开孔,孔口与壳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断面0.5-1.5mm。

(4)羊鲍

近圆形,较小,长4-8cm,宽2.5-6cm,高0.8-2cm。顶端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螺各占1/2,从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尤以上部较为明显,末端4-5个开孔呈管状。

石决明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水飞点眼。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清热;明目去翳。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劳热,青盲内障。

①《别录》:主目障翳痛,青盲。

②《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

③《纲目》:通五淋。

④《本草从新》:愈疡疽。

⑤《本草求原》:软坚,滋肾,治痔漏。

⑥《山东中草药手册》:镇肝、明目,治眩晕。

扩展阅读: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服,消化不良、胃酸缺乏者禁服。

①《本草经疏》:畏旋覆花。

②《本草求原》:反云母。

热门文章推荐

相关问答

猜你喜欢

热门药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