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蜈蚣的简介【别名】:百足虫、天龙、蝍蛆、吴公、百脚、千足虫【药材类别】:动物类【性味】:味辛;性温;有毒。①《本经》:味辛,温。②《别录》:有毒。③《玉楸药解》:味辛,微温。【归经】:入肝经。①《纲目)

蜈蚣 0关注

蜈蚣概述

蜈蚣的简介【别名】:百足虫、天龙、蝍蛆、吴公、百脚、千足虫【药材类别】:动物类【性味】:味辛;性温;有毒。①《本经》:味辛,温。②《别录》:有毒。③《玉楸药解》:味辛,微温。【归经】:入肝经。①《纲目 [详情]
  • 中英文名称:蜈蚣 
  • 功效与作用: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多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血虚生风及孕妇禁用。
  • 主要价值: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

精选图文

更多

蜈蚣功效与作用

蜈蚣的简介

【别名】:百足虫、天龙、蝍蛆、吴公、百脚、千足虫

【药材类别】:动物类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有毒。

③《玉楸药解》:味辛,微温。

【归经】:入肝经。

①《纲目》:厥阴经。

②《医林纂要》:入肝、心。

【入药部分】: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

【产地和分布】:喜栖于潮湿阴暗的地方。人工饲养多模拟自然环境,让其栖息于腐木石隙下和荒芜阴湿的茅草地上。全国各地多有分布。主产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陕西等地。

【形态特征】: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1cm。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一对,前端两侧有触角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步足一对;步足黄色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弯钩形,最末一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易脱落。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蜈蚣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研末,0.5-1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油浸或研末调敷。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㖞;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毒蛇咬伤;疮疡;瘰疬。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①《本经》: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

②《抱朴子》:末,以治蛇疮。

③《别录》: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④《日华子本草》:治癥癖。蛇毒。

⑤《纲目》: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

⑥《本草述》:治疠风。

⑦《玉楸药解》:拨脓消肿。

蜈蚣附方

①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生箭芪六钱,当归四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全蝎二钱,全蜈蚣大者两条。煎汤服。(《医学衷中参西录》逐风汤)

②治口眼歪斜。口内麻木者: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并去失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通为末,入麝少许。每服一钱,熟(酒)调下,日一服。(《世医通变要法》)

③治中风口眼歪斜:蜈蚣一条。焙干研末,猪胆汁调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④治惊痫:蜈蚣、全蝎各等分。研细末,每次三至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⑤治小儿急惊:蜈蚣一条(全者、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乳汁和丸,绿豆大,每岁一丸,乳汁下。(《圣惠方》万金散)

⑥治破伤风:蜈蚣头、乌头尖、附子底、蝎梢各等分。为细末。每用一字,或半字,热酒调下。如禁了牙关,用此药,斡开灌之。(《儒门事亲》蜈蚣散)

⑦治破伤风邪在表,寒热拘急,口噤咬牙:蜈蚣二条,江鳔三钱,南星、防风各二钱五分。共研细末,每用二钱,黄酒调服,一日二服。(《医宗金鉴》蜈蚣星风散)

⑧治瘰疬溃疮:茶、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敷之。(《神枕方》)

⑨治丹毒瘤:蜈蚣一条(干者),白矾(皂子大),雷丸一个,百步二钱。秤、同为末。醋调涂之。(《本草衍义》)

⑩治蛇头疔初起,红肿发热,疼痛彻心者:大蜈蚣一条,全蝎七个,雄黄三钱。共为末。用鸡子清调敷患处,外以猪胆皮套上。(《疡医大全》蜈蚣散)

拓展阅读: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血虚生风者及孕妇禁服。

①《本草衍义》:畏蛞蝓。

②《纲目》:畏蜘蛛、鸡屎、桑皮、白盐。

③《本草经疏》:小儿慢惊风,口噤不言,大人温疟非烟岚瘴气所发,心腹积聚非虫结蛇瘕,便毒或脓将溃,咸在所忌。

热门文章推荐

相关问答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

热门药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