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草,全草多分枝,长20-40cm。根圆锥形;表面棕黄色,有纵皱纹,具细支根。茎丛生,纤细,暗黄绿色,具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线状披针形,灰绿色。 吸毒草青龙草小花单生于叶腋,近无梗。坚果近球形,表面灰黄色,有网状雕纹,有宿存叶状小苞片2枚。气微,味淡。以果多、色灰绿、无泥砂者为佳。
茎
青龙草为多年生柔弱草本,高15-40厘米,全株多少被白粉,无毛;茎细长,簇生,基部以上疏分枝,斜升,有纵沟。
叶
青龙草的叶线形,长1.5-3.5厘米,宽0.5-1.5毫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具单脉。
花
青龙草的花单一,5数,腋生;花梗短或很短,长3-3.5毫米;苞片1枚,线状披针形;小苞片2枚,线形,长2-6毫米,边缘粗糙;花被绿白色,长2.5-3毫米,花被管呈管状,花被裂片,顶端锐尖,内弯,内面的微毛不明显;雄蕊不外伸;子房无柄,花柱很短。
青龙草的花期4-5月
果
青龙草的坚果椭圆状或近球形,长或宽2-2.5毫米,淡绿色,表面有明显、隆起的网脉,顶端的宿存花被近球形,长约2毫米;果柄长3.5毫米。
青龙草的果期6-7月。
青龙草生于荫蔽湿润或潮湿的小溪边、田野、草甸,也见于草甸和砂漠地带边缘、干草原与栎树林的石砾坡地上。
选地整地
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一般土地均可种植。整地前撤施基肥,因百蕊草系多年生草本,必须施足基肥,常用圈肥或堆肥每公顷37500千克,过磷酸钙750千克耕翻耙平,在北方多采用平地条播。
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百蕊草蒴果成熟时开裂,种子易撒落在地面,故应在果实7~8月份成熟时采收种子。
直播
春播于4月中、下旬,秋播于10月中、下旬或11月上旬进行。在整好的地上,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2厘米,按行距20~23厘米开浅沟条播,每公顷播种量11.25~15千克,播后,稍加镇压浇足水,播种后约半个月开始出苗。秋播在播种次年春季出苗。
育苗
于3月上、中旬,在苗床上条播,播种后覆土1厘米;要保持苗床潮湿,苗床温度15~20℃为宜。播种后10天左右出苗,苗高6厘米左右即可定植,定植应选择阴雨天或午后,按行株距20~23厘米,3~6厘米定植。
田间管理
青龙草植株短小,故在生长期需勤除草,以免杂草掩盖植株。因为性喜干燥,除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适当浇水外,生长后期不腚经常浇水。每年春、冬季及4~5月间,各追肥一次,以提高根部产量。以磷肥为主,每公顷可施饼肥300~375千克,或过磷酸钙187.5~262.5千克。喷施钾肥,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百蕊草生长旺季,此刻每公顷喷1%硫酸钾溶液750~900千克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00~1500千克,10天喷1次,连续3次。早晨露水未干或晚上5点进行,增强抗病能力,使根膨大。
一年生的苗松土除草后或生长2~3年生的苗,在追肥浇水后,每公顷盖麦草或麦糠、锯末之类12000~15000千克,顺着行盖,中间不需翻动直到收获。盖草加强土壤中维生物的分解,保持水分,减少杂草,为百蕊草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青龙草广布种,中国大部省区均产。
青龙草在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
青龙草的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北部(内蒙古)。
性状鉴别
青龙草全草多分枝,长20-40cm。根圆锥形,直径1-4mm;表面棕黄色,有纵皱纹,具细支根。茎丛生,纤细,长12-30cm,暗黄绿色,具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1-3cm,宽0.5-15mm,灰绿色。
小花单生于叶腋,近无梗。坚果近球形,直径约2mm,表面灰黄色,有网状雕纹,有宿存叶状小苞片2枚。气微,味淡。
以果多、色灰绿、无泥砂者为佳。
显微鉴别
百蕊草茎横切面
类圆形,有5-10棱。表皮细胞长方形,外壁稍厚。皮层外侧为2-3列厚用细胞,棱处更发达;薄壁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向内细胞渐大。中柱鞘纤维束帽状,位于韧皮部外侧。维管束外韧型。形成层通常不明显。木质部导管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3-33μm,单个散在或2-3个成群;木射线宽1列细胞,壁稍厚,木化。髓部常因薄壁细胞破裂而成空洞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相似,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外侧常略呈乳头状;叶绿表皮外侧被角质层。叶肉细胞分化不明显,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发达。
叶表面观
上、下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平直。气孔千轴式。叶缘细胞常见有角质层突起。
理化鉴别
取粉末1g,加甲醇10ml,回流提取30min,滤过。取滤液5ml,加少量盐酸及镁粉,呈橙红色。
青龙草全草含3,5,7,4′-四羟基黄酮-3-葡萄糖-鼠李糖甙(3,5,7,4′-tetrahydrox-yflavone-3-glucosyl-rhamn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即3,5,7,4′-四羟基黄酮-3-葡萄糖甙(3,5,7,4′-tetrahydroxyflavone-3-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丁二酸即琥珀酸(succinic acid),以及生物碱、甾醇、酚类、挥发油、D-甘露醇(D-mannitol)。
336 阅读 21-09-04
385 阅读 21-09-04
422 阅读 21-09-04
513 阅读 21-09-04
341 阅读 2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