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地菜(附地菜的介绍 附地菜(学名:Trigonotispeduncularis)为紫草科附地菜属的植物,别名“地胡椒”。附地菜为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茎通常自基部分枝,纤细。匙形、椭圆形或披针形的)

附地菜 0关注

附地菜概述

附地菜的介绍 附地菜(学名:Trigonotispeduncularis)为紫草科附地菜属的植物,别名“地胡椒”。附地菜为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茎通常自基部分枝,纤细。匙形、椭圆形或披针形的 [详情]
  • 中英文名称:附地菜 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nth. ex Baker et Moore
  • 别名:鸡肠、鸡肠草、地胡椒、雀扑拉

精选图文

更多

附地菜功效与作用

附地菜

附地菜的介绍

附地菜(学名:Trigonotis peduncularis)为紫草科附地菜属的植物,别名“地胡椒”。
附地菜为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茎通常自基部分枝,纤细。匙形、椭圆形或披针形的小叶互生,基部狭窄,两面均具平伏粗毛。螺旋聚伞花序,花冠蓝色,花序顶端呈旋卷状。4枚四面体形小坚果。花期5~6月。
分布在亚洲温带、欧洲东部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内蒙古、新疆、江西、福建、云南、东北、甘肃、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230米至4,500米的地区,多生于丘陵草地、平原、田间、林缘或荒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附地菜的形态特征


附地菜为基生叶呈莲座状,有叶柄,叶片匙形,长2-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或渐狭,两面被糙伏毛,茎上部叶长圆形或椭圆形,无叶柄或具短柄。


附地菜的花序生茎顶,幼时卷曲,后渐次伸长,长5-20厘米,通常占全茎的1/2-4/5,只在基部具2-3个叶状苞片,其余部分无苞片;花梗短,花后伸长,长3-5毫米,顶端与花萼连接部分变粗呈棒状;花萼裂片卵形,长1-3毫米,先端急尖;花冠淡蓝色或粉色,筒部甚短,檐部直径1.5-2.5毫米,裂片平展,倒卵形,先端圆钝,喉部附属5,白色或带黄色;花药卵形,长0.3毫米,先端具短尖。小坚果4,斜三棱锥状四面体形,长0.8-1毫米,有短毛或平滑无毛,背面三角状卵形,具3锐棱,腹面的2个侧面近等大而基底面略小,凸起,具短柄,柄长约1毫米,向一侧弯曲。
附地菜的花期:早春开花,花期甚长。

附地菜的生态习性

附地菜生于田野、路旁、荒草地或丘陵林缘、灌木林间。

附地菜的分布区域

国内分布
附地菜产西藏、云南、广西北部、江西、福建至新疆、甘肃、内蒙古、东北等省区。

国外分布
附地菜在欧洲东部、亚洲温带的其他地区也有分布。

附地菜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附地菜的园林用途

附地菜的花美观可用以点缀花园。

附地菜的辨别方法

形状辨别
枝皮呈卷筒状或槽状,长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无臭,味苦。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有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及龟裂状沟纹。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

显微鉴别
横切面:木栓层为5-10余列细胞。栓内层为数列多角形厚角细胞。皮层较宽,纤维或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成群。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及纤维束组成的环带。韧皮射线宽1-3列细胞;韧皮纤维束成层排列,每层2-10列纤维,纤维壁极厚,胞腔点状,纤维层中有时伴有石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多数淀粉粒和草酸钙砂晶。

理化鉴别
(1)取药材少许,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检查马栗树皮甙和马栗树在素)
(2)取粉末1g,加95%乙醇10ml,回流10min,滤过,取醇溶液2滴入试管中,加水10ml稀释,在反射光下显天蓝色荧光(检查马栗树皮甙)。另取醇溶液1ml,加1%三氯化铁试液2-3滴,呈暗绿色,再加氨试液3滴,以5倍水稀释,对光观察显深红色。(检查马栗树皮素)
(3)薄层色谱取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min,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马栗树皮甙和马栗树皮素,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乙醇(3:4: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热门文章推荐

相关问答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

热门植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