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丛红景天(小丛红景天的介绍 小丛红景天是指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成亚灌木状。株高15-25厘米,无毛。主干木质,基部被残枝。枝簇生。叶互生,密集线形,先端尖或稍钝,全缘无柄,绿色。聚伞花序,顶生,)

小丛红景天 0关注

小丛红景天概述

小丛红景天的介绍 小丛红景天是指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成亚灌木状。株高15-25厘米,无毛。主干木质,基部被残枝。枝簇生。叶互生,密集线形,先端尖或稍钝,全缘无柄,绿色。聚伞花序,顶生, [详情]
  • 中英文名称:小丛红景天 Rhodiola dumulosa (Franch.) S. H. Fu
  • 别名:雾灵景天、凤尾七、扫罗玛尔布、风尾草、风凰草(秦岭植物志)、香景天(拉汉种子植物名称)、雾灵景天(东北检索表)

精选图文

更多

小丛红景天功效与作用

小丛红景天

小丛红景天的介绍

小丛红景天是指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成亚灌木状。株高15-25厘米,无毛。主干木质,基部被残枝。枝簇生。叶互生,密集线形,先端尖或稍钝,全缘无柄,绿色。聚伞花序,顶生,两性花。萼片线状披针形,花瓣淡红或白色,蓇葖果,种子长圆形,花果期6-8月。
在世界上有90余种,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带,大多数都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丛林下。中国有73种,其中西藏占有32种,2个变种,但至今仍未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山西、湖北、甘肃、陕西、河北、四川、吉林、青海等地,生长于海拔1,600米至3,9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坡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小丛红景天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颈粗壮,分枝,地上部分常被有残留的老枝。花茎聚生主轴顶端,长5-28厘米,直立或弯曲,不分枝。叶互生,线形至宽线形,长7-10毫米,宽1-2毫米,先端稍急尖,基部无柄,全缘。花序聚伞状,有4-7花;萼片5,线状披针形,长4毫米,宽0.7-0.9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宽;花瓣5,白或红色,披针状长圆形,直立,长8-11毫米,宽2.3-2.8毫米,先端渐尖,有较长的短尖,边缘平直,或多少呈流苏状;雄蕊10,较花瓣短,对萼片的长7毫米,对花瓣的长3毫米,着生花瓣基部上3毫米处;鳞片5,横长方形,长0.4毫米,宽0.8-1毫米,先端微缺;心皮5,卵状长圆形,直立,长6-9毫米,基部1-1.5毫米合生;种子长圆形,长1.2毫米,有微乳头状突起,有狭翅。花期6-7月,果期8月。


花:花序顶生,聚伞状,4-7两性花。萼片5,线状披针形,先端急尖。花瓣5,淡红或白色,批针状长圆形。雄蕊10,较花瓣短。

果:蓇葖果,直立或上部稍展开。种子长圆形,具狭翅。果期6-8月。
植株比较矮小,地下根茎却比较粗壮,而且岔根较多。生长有小丛红景天的地面上一般都有往年残留的老枝,茎杆或直立或弯曲,没有分枝,线形小叶互生,自茎根至茎顶叶片环绕,顶尖生有花,或白或红,4—7朵一簇。

小丛红景天的生态习性

生于海拔1600-3900米的山坡石上。小丛红景天一般野生于向阳山坡、石隙、高山草甸、高山岩石缝、山坡草地、灌丛边缘以及高山干燥的沙质土壤中。其适应性较强, 喜稍冷凉而湿润的气候条件, 耐寒耐旱, 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 应选择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无霜期较短、夏季昼夜温差较大的山区栽培。栽培地应选择含腐殖质多、土层深厚、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可以利用山地的森林采伐迹地或生荒地栽培。育苗地最好选土质肥沃疏松、离水源较近的地块。移栽地尽量选择排水良好、土壤含沙略多的山坡地、荒山坡地和非耕地, 不宜于黏土、盐碱土、低洼积水地栽培。

小丛红景天的分布区域

小丛红景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吉林(以长白山居多)、黑龙江、辽宁、西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新疆、甘肃,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欧洲,北美等高寒地带。模式标本产自北京百花山。

小丛红景天在神农架林区分布区域很小,仅在大神农架、小神农架海拔2900米左右的山顶岩石缝中零星分布,而且产量也非常有限。

产地:北京见于门头沟区百花山。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古、西北、西南、华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古、西北、西南、华中。生于海拔1600-2000米高山山坡及高山梁的石隙中。

小丛红景天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小丛红景天的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
选地后深翻30~ 40 cm, 清除田间杂物, 打碎土块, 顺坡向作畦, 畦宽100~120 cm、高20 ~ 25 cm, 作业道宽50 ~70 cm, 结合耕地, 每公顷施入厩肥或猪圈粪3 万~ 5 万kg , 复合肥20~ 30 kg, 耙碎整平。地势较高的平地可畦作, 地势较低的地块也可垄作, 山坡地和山坡非耕地只耕翻耙细, 不打垄不做畦, 但要挖排水沟。


种子繁殖

小丛红景天生产中主要用种子繁殖, 第1 年集中育苗, 第2 年移栽, 生长4~ 5 a后采收。
⑴育苗.
选新鲜成熟的小丛红景天种子于春季或秋季播种, 春播时间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 秋播在9 月中旬至结冻之前。秋季播种出苗早、苗全, 种子不需要处理。春季播种时种子要进行水浸处理, 具体方法是: 将种子集中放入干净的布袋内, 将布袋放入常温水中浸泡40~ 50 h, 每天换水2~ 4次, 浸完的种子在阴凉通风处晾去表面水分, 待种子能自然散开时立即播种。播种时先用木板将育苗床表面土刮平, 按行距8~ 10 cm 横畦开沟, 沟深3~ 5 mm, 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 每平方米播种1. 5~ 2. 0 g,盖筛过的细土2~ 3 mm, 用手或木板将上压实, 然后在床面上盖一层稻草或松枝保湿。
⑵移栽.
小丛红景天幼苗生长1 a 后进行移栽,移栽时间在当年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或第2年春季返青之前。以春季移栽效果较好。一般在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幼苗尚未萌发时进行, 先将幼苗全部挖出,按种栽大小分等移栽, 栽植行距20 cm、株距10~ 12 cm, 横畦开沟, 沟深10~ 12cm,将顶芽向上栽入沟内, 盖土厚度以盖过顶芽2~ 3 cm 为宜, 栽后稍加镇压, 土壤过于干旱时栽后要浇水, 每平方米栽大苗50株左右, 小苗可栽60 株。


根茎繁殖

小丛红景天也可用根茎进行繁殖, 生长2~ 3 a 后采收。采集野生根茎或者在采收时将大的根茎剪下作种栽, 先将根茎剪成3~ 4 cm长的根茎段, 在阴凉处晾4~ 6 h, 使种栽伤口表面愈合。栽植时, 先开4~ 5 cm 深的沟, 将种栽按行距20~ 25 cm, 株距5~10 cm, 将根茎段的项芽朝上斜放在沟内,覆土5~ 6 cm, 栽后适当镇压, 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


采收加工

小丛红景天用种子繁殖生长4~ 5 a 后采收, 根茎繁殖生长2~ 3 a 后采收。采收季节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 先除去地上部枯萎茎叶, 将地下部分挖出, 去掉泥土, 用水冲洗干净, 在60~ 70 ! 条件下烘干, 或者将洗干净的药材上锅蒸7~ 10 min 之后, 在阳光下晒干或在干燥室内烘干, 待药材达到七、八成干时, 将根和根茎整顺取直, 顶部对齐, 数个根茎捆成小把, 再烘至全干。


留种技术

小丛红景天种子在7 月中旬以后开始成熟, 3~ 4年生苗结实较多, 要随熟随采, 当果实表面变成褐色, 果皮变干, 果实顶端即将开裂时即可采收种子, 先将果穗剪下, 放阴晾处晒干后, 用木棒将种子打下, 除去果皮及杂质, 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3 . 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发生在根茎繁殖苗的切口处, 易形成根腐病, 在定植前进行消毒灭菌即可预防。

小丛红景天的病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和小红珠绢蝶等鳞翅目害虫, 用环保型杀虫剂3%高渗苯氧威EC 0. 025%~ 0. 033%溶液喷洒防治。

热门文章推荐

相关问答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

热门植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