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栎(石栎的介绍 石栎,学名Lithocarpusglaber(Thunb.)Nakai,又名柯、红椆、椆木、枥木等,属山毛榉目,壳斗科乔木,全世界有300种,除1种产于北美西部外,其余均产于亚洲,主要)

石栎 0关注

石栎概述

石栎的介绍 石栎,学名Lithocarpusglaber(Thunb.)Nakai,又名柯、红椆、椆木、枥木等,属山毛榉目,壳斗科乔木,全世界有300种,除1种产于北美西部外,其余均产于亚洲,主要 [详情]
  • 中英文名称:石栎 Lithocarpus glaber (Thunb.) Nakai
  • 别名:椆木、红椆、苦苦树、空同树

精选图文

更多

石栎功效与作用

石栎

石栎的介绍

石栎,学名Lithocarpus glaber (Thunb.) Nakai,又名柯、红椆、椆木、枥木等,属山毛榉目,壳斗科乔木,全世界有300种,除1种产于北美西部外,其余均产于亚洲,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约北纬30°~南纬10°的地区。中国有110余种。心材红褐色,坚硬耐腐,是优良的建筑、家具、车船、农具等用材,同时燃烧时火力强,是很好的薪炭材。

石栎的形态特征

乔木,高15米,胸径40厘米,一年生枝、嫩叶叶柄、叶背及花序轴均密被灰黄色短绒毛,二年生枝的毛较疏且短,常变为污黑色。叶革质或厚纸质,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14厘米,宽2.5-5.5厘米,顶部突急尖,短尾状,或长渐尖,基部楔形,上部叶缘有2-4个浅裂齿或全缘,中脉在叶面微凸起,侧脉每边很少多于10条,支脉通常不明显,成长叶背面无毛或几无毛,有较厚的蜡鳞层;叶柄长1-2厘米。雄穗状花序多排成圆锥花序或单穗腋生,长达15厘米;雌花序常着生少数雄花,雌花每3朵、很少5朵一簇,花柱1-1.5毫米。果序轴通常被短柔毛;壳斗碟状或浅碗状,通常上宽下窄的倒三角形,高5-10毫米,宽10-15毫米,顶端边缘甚薄,向下甚增厚,硬木质,小苞片三角形,甚细小,紧贴,覆瓦状排列或连生成圆环,密被灰色微柔毛;坚果椭圆形,高12-25毫米,宽8-15毫米,顶端尖,或长卵形,有淡薄的白色粉霜,暗栗褐色,果脐深达2毫米,口径3-5毫米,很少达8毫米。花期7-11月,果次年同期成熟。

石栎的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需肥沃、保水力土壤。

石栎的分布区域

产秦岭南坡以南各地,但北回归线以南极少见,海南和云南南部不产。生于海拔约1500米以下坡地杂木林中,阳坡较常见,常因被砍伐,故生成灌木状。日本南部也有。

石栎的作用用途

树皮褐黑色,不开裂,内皮红棕色,木材的心边材近于同色,干后淡茶褐色,材质颇坚重,结构略粗,纹理直行,不甚耐腐,适作家具,农具等材。石栎种子富含淀粉和单宁,经过处理后可以食用,味道淡,略带香气和苦味。一般处理方法就是暴晒至壳开裂,剥出种仁。然后冷水浸泡2-3天,期间每隔6-12小时换水一次,以除去单宁。最后磨浆,可制豆腐或直接沉淀后晒干,供食用,富含铁、磷、锌等矿物质营养。因味苦,很少被食用。

石栎的园林用途

石栎枝叶繁茂、终冬不落,宜作庭荫树于草坪中孤植、丛植,或在山坡上成片种植,也可作为其他花灌木的背景树。

热门文章推荐

相关问答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

热门植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