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又叫羊奶条、北五加皮、羊角桃、羊桃等,属萝摩科杠柳属落叶蔓性灌木。其特性为喜光、耐旱、耐寒、耐盐碱。根系分布较深,常丛生。初期生长径直立,后渐匍匐或缠绕。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及河南、四川、江苏等省区。根蘖性强,常单株栽后不久即丛生成团。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是优良的固沙、水土保持树种;作药用时可镇痛,除风湿。
根茎
杠柳是落叶蔓性灌木,长可达1.5米。主根圆柱状,外皮灰棕色,内皮浅黄色。具乳汁,除花外,全株无毛;茎皮灰褐色;小枝通常对生,有细条纹,具皮孔。
叶
杠柳的叶卵状长圆形,长5-9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淡绿色;中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微凸起,侧脉纤细,两面扁平,每边20-25条;叶柄长约3毫米。
花
杠柳为聚伞花序腋生,着花数朵;花序梗和花梗柔弱;花萼裂片卵圆形,长3毫米,宽2毫米,顶端钝,花萼内面基部有10个小腺体;花冠紫红色,辐状,张开直径1.5厘米,花冠筒短,约长3毫米,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毫米,宽4毫米,中间加厚呈纺锤形,反折,内面被长柔毛,外面无毛;副花冠环状,10裂,其中5裂延伸丝状被短柔毛,顶端向内弯;雄蕊着生在副花冠内面,并与其合生,
花药
彼此粘连并包围着柱头,背面被长柔毛;心皮离生,无毛,每心皮有胚珠多个,柱头盘状凸起;花粉器匙形,四合花粉藏在载粉器内,粘盘粘连在柱头上。
果
杠柳的蓇葖2,圆柱状,长7-12厘米,直径约5毫米,无毛,具有纵条纹;种子长圆形,长约7毫米,宽约1毫米,黑褐色,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3厘米。
杠柳的花期5-6月,果期7-9月。
杠柳生长在干旱山坡,沟边,固定沙地,灌丛中,河边,河边沙地,河谷阶地,河滩,荒地,黄土丘陵,林缘,林中,路边,平原,丘陵林缘,沙质地,山谷,山坡,田边,固定或半固定沙丘。
杠柳性喜阳性,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荫。对土壤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抗风蚀、抗沙埋的能力。
种子采集及播种前的处理
杠柳果实10月份成熟,将果实采回后,装在麻袋内,置于通风干燥处越冬保存。待第二年春季播种前取出,这时果实已彻底风干,大部果实已开裂。选择无风天气或在室内,用木棍反复敲打或揉擦,使白色种毛与种子脱离,除去种毛和杂质,即可获得纯净种子。
在播种前,为了促使种子提早出苗,可进行种子处理。用40~50℃热水浸泡4~5h,待种子膨胀后,并有部分种子微露白芽,便可捞出、控水、混沙,进行播种。另外,播种前为了防止病虫害发生,可采用高锰酸钾消毒。
育苗
选择平坦、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块设置苗圃,采用床作或垄作均可。如果在沙地上床作,为了保水抗旱可做下床,一般床面净宽100cm,步道宽40cm,苗床长10~20m,床间留好水线;如果垄作,可作70cm宽,以便增加苗眼宽度。
无论床作或垄作,都可以采用撒播和条播。若采用撒播,先将床(垄)面搂平,撒种后,人工扬沙土(或筛沙)覆盖,覆土厚度为1.0cm;条播采用特制的小镐开沟,覆土厚度1.5~2.5cm,条播较撒播抗旱,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
播种前要浇透底水,播种后撒播苗床每天喷水2~4次,条播1~2次,以保持苗床湿润,促进出苗。若在5月10日前后播种,7-10d即可出苗。杠柳出苗后,要坚持喷水,幼苗出齐后可减少喷水次数。定苗时以100~150株/m2为宜。同时视杂草情况进行除草松土4~5次。幼苗生长期可视干旱情况采用大水灌溉,以满足幼苗生长需水要求。
造林
可采用植苗造林和直接播种造林两种方法,通常以植苗造林为主。造林前要整地起垄,行距130~150cm。隔垄栽种,株距70~100cm,植苗密度为6000~10000株/hm2。直播造林要提前作垄,播种时间最好在6月份进入雨季时,在下透雨后进行,或提前座水播种。造林成活或出苗后,要中耕除草2~3次。第2、3次中耕可只铲树间,不铲空垄,保存空垄上的杂草可防止当年秋季及第二年春季风蚀危害的产生。待次年夏季结合中耕时,再全面清除。
杠柳的繁育方法有:种子繁育、分株繁育、扦插繁育。分株繁育方法主要在培养种植资源时应用,繁殖速度较慢。扦插繁育方法工序比较繁锁,而且成活率较低,一般不宜应用。种子繁育方法是杠柳大面积育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世界分布
俄罗斯远东地区乌苏里。
中国分布
辽宁省,内蒙自治区,华北各省市,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广西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
经济价值
杠柳的根皮可入药,能治关节炎症,根皮还可以做杀虫药。种子可以榨油,基叶的乳汁含有弹性橡胶。杠柳植物体营养成分较丰富,粗脂肪、粗蛋白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当地的锦鸡儿、沙打旺等其它植物。由于杠柳根茎萌发力强,又多枝丛生,可逐年采割或平茬。当年萌发的新枝条,在沙地上也可长到100cm,可作为较好的薪炭林。
生态价值
杠柳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是一种极好的固沙植物。经齐齐哈尔实验站多年观测发现,杠柳在防风、固沙、调节林内地表温度等方面作用显著。当杠柳受到强烈风蚀后,并不因根系裸露而枯死,而能继续顽强生长。在杠柳较密集的地方,每年春季都能截留大量的淤沙。最少淤沙厚度为2~3cm,一般都为6~7cm,最多可达10cm,且杠柳的茎部并不因沙堆而影响生长,受沙埋的茎部还能演变成根系。
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
杠柳的根系发达,根长为植株地上部分的2~3倍,能吸收较深层的土壤养分和水分。杠柳的无性繁殖力较强,杠柳的根茎上有很多不定芽,每年都能重新萌发出新的枝条。当蔓生的茎部被土埋时,向下萌发出不定根;茎的先端又变成新的株丛。就这样绵延不断地向四周延伸,地表植株密度不断增加,地下根系构成了稠密的根系网络。所以杠柳具有很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矸石山生态恢复能自然定居的树种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目前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煤炭开采方会造成地表塌陷、破坏地貌和占压耕地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废弃物堆放,特别是煤矸石山占压土地以及引发的相关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对矸石山进行生修恢复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植被恢复是关键技术。矸石山具有高温、干旱、贫瘠及基质盐碱化的生境特点,多数植物难以生存在阳泉煤矿的矸石山上。调查发现:杠柳能在矸石的风化物上自然定居,而且长势良好。杠柳一旦定居,它能快速覆盖地表,在地下形成致密的根系,便于改善周围的生境,为其它物种的定居提供有利条件,加快植被恢复的进程。此外,杠柳是蔓生灌木,既可观花又可观叶,抗逆性强,也是很好的地被植物,可用道路、边坡的绿化。
(1)该品粉末淡棕色。草酸钙方晶少数,直径9~20μm。石细胞长方形或类多角形,直径24~70μm。乳管含无色油滴状颗粒。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3~11μm;复粒由2~6分粒组成。
(2)取该品粉末10g,置250ml烧瓶中,加水150ml,加热蒸馏,馏出液具特异香气,收集馏出液10ml,分置二支试管中,一管中加1%三氯化铁溶液1滴,即显红棕色;另一管中加硫酸肼饱和溶液5ml与醋酸钠结晶少量,稍加热,放冷,生成淡黄绿色沉淀,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强烈的黄色荧光。
(3)取该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置25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量取1ml,置2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78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4)取该品粉末2g,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4-甲氧基水杨醛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冰醋酸(20∶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醋酸(70∶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理论板数按4-甲氧基水杨醛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适量,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含6m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精密称取4-甲氧基水杨醛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60%甲醇使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4ml、内标溶液2ml,置25ml量瓶中,加60%甲醇至刻度,摇匀,吸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该品粗粉250~500mg,60℃干燥4小时,精密称定,置50ml烧瓶中,加60%甲醇15ml,加热回流1.5小时,滤过,滤液置25ml量瓶中,用60%甲醇洗涤容器,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60%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5μm)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吸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该品于60℃干燥4小时,含4-甲氧基水杨醛(C8H8O3)不得少于0.20%。
化学成份
根皮含甾类糖甙:杠柳毒甙(periplocin)即北五加皮甙(periplocoside)G, 北五加皮甙K、H1、H2、A、B、C、D、E、L、M、N、J、K、F、O,杠柳甙(periploside)A、B、C,杠柳加拿大麻糖甙(periplocymarin),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dteryl-β-D-glucoside);游离孕烯醇类化合物:5-孕甾烯-3β,20(R)-二醇-3-单乙酸酯(5-pregnene-3β,20,(R-diol-3-monoacetate))21-O-甲基-5-孕甾烯-3β,14β,17β,20,21-五醇(21-O-methyl-5-pregnene-3β,14β,17β,20,21-pentol),21-O-甲基孕甾二烯-3β,17β,20,21-四醇(21-O-methyl-5,14-pregnadi-ene-3β,17β,20,21-tetrol),21-O-甲基-5-孕甾烯-3β,14β,17β,21-四醇-20-酮(21-O-methyl-5-pregnene-3β,14β,17β,21-tetrol-20-one)A,还含北五加皮寡糖(periplocae oligosaccharide)C1、C2、F1、F2,4-甲氧基-水杨醛(4-methoxysalicylaldehyde)及β-谷甾醇(β-sitlsterol)。
360 阅读 21-09-04
329 阅读 21-09-04
1154 阅读 21-09-04
350 阅读 21-09-04
350 阅读 2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