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檵木又名:红继木、红梽木、红桎木、红檵花、红梽花、红桎花、红花继木,拉丁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红继木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cm,先端短尖,基部圆而偏斜,不对称,两面均有星状毛,全缘,暗红色。花瓣4枚,紫红色线形长1~2cm,花3~8朵簇生于小枝端。蒴果褐色,近卵形。
红继木花期4~5月,花期长,约30~40天,国庆节能再次开花。花3~8朵簇生在总梗上呈顶生头状花序,紫红色。果期8月。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印度北部。花、根、叶可药用。
红花继木为灌木,有时为小乔木,多分枝,小枝有星毛。
叶革质,卵形,长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尖锐,基部钝,不等侧,上面略有粗毛或秃净,干后暗绿色,无光泽,下面被星毛,稍带灰白色,侧脉约5对,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全缘;叶柄长2~5毫米,有星毛;托叶膜质,三角状披针形,长3~4毫米,宽1.5~2毫米,早落。
花3~8朵簇生,有短花梗,白色,比新叶先开放,或与嫩叶同时开放,花序柄长约1厘米,被毛;苞片线形,长3毫米;萼筒杯状,被星毛,萼齿卵形,长约2毫米,花后脱落;花瓣4片,带状,长1~2厘米,先端圆或钝;雄蕊4个,花丝极短,药隔突出成角状;退化雄蕊4个,鳞片状,与雄蕊互生;子房完全下位,被星毛;花柱极短,长约1毫米;胚珠1个,垂生于心皮内上角。
红继木花期4~5月,花期长,约30~40天,国庆节能再次开花。花3~8朵簇生在总梗上呈顶生头状花序,紫红色。果期8月。
红继木喜光,稍耐阴,但阴时叶色容易变绿。适应性强,耐旱。
红继木喜温暖,耐寒冷。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管理
红檵木移栽前,施肥要选腐熟有机肥为主的基肥,结合撒施或穴施复合肥,注意充分拌匀,以免伤根。生长季节用中性叶面肥800~1000倍稀释液进行叶面追肥,每月喷2~3次,以促进新梢生长。南方梅雨季节,应注意保持排水良好,高温干旱季节,应保证早、晚各浇水1次,中午结合喷水降温;北方地区因土壤、空气干燥,必须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秋冬及早春注意喷水,保持叶面清洁、湿润。
1、修剪
红檵木具有萌发力强、耐修剪的特点,在早春、初秋等生长季节进行轻、中度修剪,配合正常水肥管理,约l个月后即可开花,且花期集中,这一方法可以促发新枝、新叶,使树姿更美观,延长叶片红色期,并可促控花期,尤其适用于红檵木盆景参加花卉展览会、交易会,能增强展览效果,促进产品销售。
2、摘叶、抹梢
生长季节中,摘去红檵木的成熟叶片及枝梢,经过正常管理10天左右即可再抽出嫩梢,长出鲜红的新叶。
3、择地栽培
选择阳光充足的环境栽培,或对配置在红檵木东南方向及上方的植物进行疏剪,让红檵木在充足阳光下健康生长,使花色、叶色更加艳丽,从而增强观赏性。
整形
(1) 人工式的球形
红花槛木极耐修剪及盘扎整形,树形多采用人工式的球形。生长季节中,摘去红槛木的成熟叶片及枝梢,经过正常管理 10天左右即可再抽出嫩梢,长出鲜红的新叶。
(2) 自然式丛生形
红槛木萌发力强、分枝性强,可自然长成丛生状。
(3) 单干圆头形
选一粗壮的枝条培养成主干,疏除其余枝条,当主干高达以上时定干,在其上选一健壮而直立向上的枝条为主干的延长枝,即作中心干培养,以后在中心干上选留向四周均匀配置的4~5个强健的主枝,枝条上下错落分布。
红花槛木常用于制作盆景,可制作单干式、双干式、枯干式、曲干式和丛林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树冠既可加工潇洒的自然形,也可加工成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圆片造型。加工方法可用蟠扎、牵拉和修剪等手段。为使树干更加苍劲古朴,可用利刀对树干进行雕刻,其伤口很容易愈合。另外,也常做绿篱使用。
组织培养
外植体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红花继木茎尖、芽及枝等作外植体,其中外植体采集在7~8月最好,污染率较低。
培养基
红花继木的组织培养包括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试验表明,初代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基可参考MS+BA1.0mg/l+IBA1.0mg/l;生根培养基可参考1/2MS+NAA1.0~1.5mg/l+0.1%的活性炭。
培养条件
红花继木的培养条件一般为:温度20℃左右,光照时间14h/d(每天14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LX(勒克斯)。
盆栽方法及管理
1、上盆
圃繁殖的幼苗,露地栽培的树桩,移栽到花盆中去,称为上盆。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等级的苗木或树桩高度、冠幅大小和根系分布情况,选用适宜规格的花盆,用两片大小适宜的瓦片,盖于盆底排水孔的两侧(不完全掩盖孔口),再在孔口上加盖一片大瓦片,以掩盖孔口为度,或将三片瓦片呈复瓦状盖在排水孔上;填土时先将筛出的粗粒放于盆底,上面再加入培养土;填至盆高1/3时,可以开始移苗,如系裸根移栽,则盆土中心呈包子形,使根群向下舒展,不至卷曲;培养土填至离盆边约3.5厘米时,可轻轻晃动花盆,使土下沉,并用手轻压苗两侧的盆土,使小苗保持端正姿态。
移入温室后,再以细孔洒水壶浇透盆土,使土与根群密接,在新根未发生以前,不可随意摇动花盆,以免影响生根。
2、换盆
把盆栽的植株换到另一盆中去的操作,称为换盆。一般换盆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随着幼苗的生长,根群在盆土中已无伸展余地,从而生长受到限制,一部分根常自排水孔穿出或露出地面,这时应从小盆换到大盆中去。其次是已经充分成长的植株,不需要更换大的花盆,只是由于经多年的栽培,原来的盆土,经过植物的选择吸收,残留着大量的有毒物质(三氧化物),使土壤理化性能变劣,整个盆土为老根充满,此时的换盆仅仅是为修整根系,换盆时只更换新的培养土,盆可以不换。
此外,由小盆到大盆时,应按株形发育的大小逐步换到较大的盆中,不可一次换到大盆。因为这样做不仅费工费料,成本高,而且水分不易调节,植株根部通气不良,生长不充实,甚至发生徒长,花蕾形成延迟,着花率亦较低。温室花卉生长迅速,一般到开花前要换盆2~3次。换盆次数多,能使植株强健,生长充实,植株高度变低,株形紧凑,但会使开花推迟,到开花前最后一次换盆称为定植。已定型的红花?木盆花、盆景2~3年换一次盆,如有特殊需求,随时可以换盆或外加套盆,以提高观赏价值。换盆时分开左手手指,按于盆面植株的基部,将盆提起倒置,以右手轻扣盆边,盆土即可取出。如不易取出时,可用铁扦在盆周轻轻撬动,然后将盆侧转,用铁扦顶动排水孔上的瓦片,再如前法倒置花盆,盆土则可连根托出。
盆土取出后,应将植株原土刮去一部分,并剪去过多过长的老根、枯根、盘曲根,但盆景表面的虬曲交错根应保持原状,不可疏去,否则有损于苍劲古朴的观赏价值。
3、转盆
转盆是为调节盆花在温室中的光照,控制、平衡全株的生长势,在单面温室或不等式温室,光线多从南面射入,因此在温室放置的盆花,如时间过久,往往由于趋光生长,植物偏向光线投入的方向。这种偏斜的程度与速度,与植物的生长速度有重要关系,生长速度快的盆花,其倾斜程度与速度也快。为了防止盆花的倾斜生长,破坏植物原有的匀称、圆整的株形,应隔一定日数,转换花盆的方向,使植物趋于正常发展。
对于露地放置的花盆,趋光生长的现象不太明显,定时转换花盆,主要是防止植株根系从排水孔穿入地下生长,时间过久再移动花盆时会将伸出盆外的根拉断,影响盆花的正常生长。
4、松盆土
松盆土,可以使因不断浇水而引起盆面板结的土壤疏松,有利于气体交换和植株的生长,同时还可以清除盆面的青苔和杂草。青苔的形成,影响盆面空气的流通,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且盆面一旦为青苔所覆盖,难于分辨盆土的湿润状况,不便于适时浇水。但也有人认为青苔可以预示盆土的干湿状态,苔黄缺水,苔绿有水,还可保水并增加盆景的美观。松土是客观需要,在中小盆花中还是去掉青苔为好。
松土用铁扦或竹片,轻轻扦动表土,不可撬动整个植株,以防伤根造成枯萎。
5、施肥
在上盆或换盆时常施以基肥,生长期间则施以追肥。
1、有机肥料
(1)饼肥:为盆栽花卉的重要肥料,常用作基肥或追肥,通常有液施和干施之分。液肥的配制:饼末5千克,水25千克,过磷酸钙3千克,人尿20千克,豆饼或菜饼1千克,经15~20天腐熟后加水稀释。施用时根据气候条件、盆花生长情况决定施用浓度,一般气温低,空气湿度大,施用浓度可适当加大,反之应稀,通常以10%~15%为好。
饼肥干施多混入培养土内,施于盆底作基肥,也可经发酵埋入花盆四周作追肥,经浇不使其慢慢分解,不断供给盆花养分。
(2)人粪尿:粪干为盆栽花卉常用肥料(人粪经过与泥炭混合发酵,晒干过筛制成粪干施用),粪干末与培养土混合可用作上盆基肥,混入量依花木种类、大小而异,红花?木小苗混入时为1成,盆桩2成左右,粪干也可用于追肥撒于盆面或埋施花盆四周,肥力可以达半年之久。用于液肥施用时,植株更易吸收,即于粪干中加水10倍,浸入缸中,取其澄清液加水稀释施用。
(3)蹄片和牛羊角:这是良好的有机迟效肥料,薄的蹄片1个月见效,厚的(如牛羊角)2月见效。通常砸成碎片,置于钵底或盆边作基肥。以北方修削马蹄的薄片,浸泡于人尿中,另加黄豆、熟石膏粉促其发酵,经1月施用,稀释浓度10%,效果显著,对红花?木有催红作用,花期得到延长,花色更加艳丽。
(4)以腐熟的牛粪(粉末状)、鸡粪、米糠和2倍以上的腐殖土进行堆积发酵,经3~4个月后,碾细过筛,混于培养土中作基肥,或撒施盆面作追肥。此肥含有较多的磷和钾,适于开花前施用,比单施一种肥料的效果更佳。
2、无机肥料
(1)硫酸铵:属生理酸性肥料,多施用于喜酸性花木,是红花?木、杜鹃的良好追肥,可以改善盐碱土的性状,能很快被植物吸收,是速效肥料的一种,施用浓度为0.8%~1%。
(2)过磷酸钙:温室栽培常用作基肥,每1平方米施用4~5克,用作追肥时稀释至1%施用。由于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开花前可采取叶面喷布(早晨进行),浓度为2%。
(3)硫酸钾:可以促进茎叶的机械功能,加强水解作用,提高抗病能力,施肥量为15~20克/米2,用于追肥时2~7克/米2,加水80倍。
6、浇水
1)花卉种类不同,浇水量也不同。红?木既耐劳又耐旱,对浇水次数和浇水量,没有别的花卉敏感,但仍然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予以适当调节。
2)不同生育期,对水分要求亦不同。进入休眠期的红?木,新陈代谢较弱,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应当减少或暂停(不凋萎为宜);从休眠转入生长(包括相对休眠),代谢活动逐渐加强,这时浇水次数应增加,到生长旺盛时期浇水要充足;开花前浇水要控制,盛花期耗水量加大,应适当增加;结实期又要适当控水,否则种子成熟期推迟,而且种子不充实。
3)按季节浇水。春天天气渐暖,花卉出温室之前,应逐渐加强通风,盆花容易蒸发,这时浇水量要比冬季多些。红?木苗隔1~2天浇水,盆桩隔3~4天浇水一次。夏季红?木已从温室移置于荫棚下,但天气炎热,蒸腾量加大,一般宜早晚各浇水一次,不可遗漏。夏季南方雨量偏多,有时连日阴雨,要注意盆内不积水,大雨滂沱时应将盆翻向一侧倾倒,雨后及时扶正,同时要注意观察天象,做到灵活浇水。
秋季天气开始转凉,放置露地的盆花可减至2~3天浇水一次,同时停止施肥。
冬季盆花移于温室,浇水次数及浇水量可根据温室温度而定,低温5~7天浇一次,中高温3~4天浇一次,光线较强、温度较高之处可以适当增加水量。
4)按花盆大小浇水。花盆的大小和苗架的高低,影响盆土干燥的速度,盆小而株形大者,盆土干燥较快,浇水宜多宜勤,反之宜少。
浇水的原则是不干不浇,一浇必透,要避免多次浇水多次不透,只湿表层,不湿盆底,形成“截腰水”的现象,这样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时间久了会整株凋萎。
7、管理
1、盆花在温室中的排列
温室的小气候,是受季节变化、人工管理情况(加温、通风、浇水)而改变的,所以温室内盆花的放置位置,决定它们对光线、温度、湿度的要求,只有满足了它们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红?木既耐荫又喜光,在温室中的排列,只要注意高矮的顺序,矮者在前,高者在后,不相互遮光就可以了。另外,株形矮的放前面,株形高大的放后面,使之不致相互荫蔽,也是温室内红?木盆花排列的原则之一。为了提高温室的利用率,应改平面排列为立体放置,亦即从温室的最高处,留出一定空隙,进行台阶式排列,在温室仅有的空间内,除了中间的走道、水池、热源,其余均应为有效面积,一般都得全部利用。
2、温室环境的调节
温室环境的调节,主要包括日光、温度和湿度三方面。
(1)温度:冬季除了充分利用日光的温、热外,有时尚须人工增温,特别是在严寒到来时,即使有阳光的白天也得增温。
增温的标准:依不同的品种和栽培目的而定。一般栽培,当室温降至0℃时开始增温;催花时,一般低于15℃就要增温。如系电热增温则随时可以调节,以火力增温较为方便。
(2)日光:无论温室还是塑料大棚,遮荫都是调节日照强度的最好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加盖遮阳网或草席。这种方法兼有降低温度的效果,遮荫时间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若遇阴雨天则不必遮荫。
(3)湿度:为满足温室花卉对湿度的要求,可在地上、台阶、盆壁洒水,还可在空中悬挂湿布,以增加水分的蒸发,最好能设置自动喷雾装置,自动调节湿度。一般温室中相对湿度为50%~65%。若湿度过大,容易导致病害,对花卉生长不利,可以采取通风的办法来降低湿度,如在冬季正午适当打开侧窗,使空气流通。但严寒季节,最忌冷空气进入温室,否则造成花卉的局部冻害,因此,冬季开窗最好选择在室温与气温相差不大的时候进行。
日常肥水管理
红檵木移栽前,施肥要选腐熟有机肥为主的基肥,结合撒施或穴施复合肥,注意充分拌匀,以免伤根。生长季节用中性叶面肥800~1000倍稀释液进行叶面追肥,每月喷2~3次,以促进新梢生长。南方梅雨季节,应注意保持排水良好,高温干旱季节,应保证早、晚各浇水l次,中午结合喷水降温;北方地区因土壤、空气干燥,必须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秋冬及早春注意喷水,保持叶面清洁、湿润。
增强红檵木观赏特性的途径
修剪。红檵木具有萌发力强、耐修剪的特点,在早春、初秋等生长季节进行轻、中度修剪,配合正常水肥管理,约l个月后即可开花,且花期集中,这一方法可以促发新枝、新叶,使树姿更美观,延长叶片红色期,并可促控花期,尤其适用于红檵木盆景参加花卉展览会、交易会,能增强展览效果,促进产品销售。
摘叶、抹梢。生长季节中,摘去红檵木的成熟叶片及枝梢,经过正常管理l0天左右即可再抽出嫩梢,长出鲜红的新叶。
择地栽培
选择阳光充足的环境栽培,或对配置在红檵木东南方向及上方的植物进行疏剪,让红檵木在充足阳光下健康生长,使花色、叶色更加艳丽,从而增强观赏性。
种植方法
可用孤植、丛植、群植。
孤植:选株形高大丰满的植株孤植于重要位置或视线的集中点,如入口的附近,庭院或草坪中,独立成景,并注意与周围景观的强烈对比,以取得“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可发挥景观的中心视点或引导视线的作用。
丛植:将红花檵木球和其它植物成丛地点缀于园林绿地中,既丰富了景观色彩,又活跃了园林气氛。如果与绿色树种丛植,均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以红花继木球为主要树种成群成片地种植,构成风景林,独特的叶色和姿态一年四季都很美丽。其美化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的绿色风景林。[2]
群植:色块、模纹花坛:用一年生红花檵木的小苗在绿地密植组成色块,可与金叶女贞、春花杜鹃、夏花杜鹃、金叶榆、金边黄杨等搭配,不仅能通过叶色反差形成色彩对比,而且花期也可错开。此类用途宜选用透骨红类品系。
嫁接繁殖
主要用切接和芽接2种方法。嫁接于2~10月均可进行,切接以春季发芽前进行为好,芽接则宜在9~10月。以白檵木中、小型植株为砧木进行多头嫁接,加强水肥和修剪管理,1年内可以出圃。
扦插繁殖
3~9月均可进行,选用疏松的黄土为扦插基质,确保扦插基质通气透水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保持温暖但避免阳光直射,同时注意扦插环境通风透气。红檵木插条在温暖湿润条件下,20~25天形成红色愈合体,1个月后即长出0.1cm粗、1~6cm长的新根3~9条。扦插法繁殖系数大,但长势较弱,出圃时间长,而多头嫁接的苗木生长势强,成苗出圃快,却较费工。嫩枝扦插于5~8月,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7~10cm长带踵的插穗,插人土中1/3;插床基质可用珍珠岩或用2份河沙、6份黄土或山泥混合。插后搭棚遮荫,适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30~40天即可生根。
播种繁殖
春夏播种,红檵木种子发芽率高,播种后25天左右发芽,l年能长到6~20cm高,抽发3~6个枝。红檵木实生苗新根呈红色、肉质,前期必须精细管理,直到根系木质化并变褐色时,方可粗放管理。有性繁殖因其苗期长,生长慢,且有白檵木苗出现(返祖现象),一般不用于苗木生产,而用于红檵木育种研究。一般在10月采收种子,11月份冬播或将种子密封干藏至翌春播种,种子用沙子擦破种皮后条播于半沙土苗床,播后25天左右发芽,发芽率较低。1年生苗高可达6~20cm,抽发3~6个枝。2年后可出圃定植。
红继木主要虫害
有蚜虫、尺蛾、黄夜蛾、盗盼夜蛾、大小地老虎及金龟子等。红檵木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但在栽培过程中也发现有枝枯、虫蛀现象。经调查,前者多因蜡蝉为害所致,后者是星天牛和褐天牛为害的症状。
1.病情:蚜虫会影响植物生长,诱发煤污病。
防治方法:防治蚜虫可于萌芽前喷5%柴油乳剂或波美3至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成虫和虫卵。落花后喷第二次药,秋季10月间喷第三次药。
2.病情:尺蛾、夜蛾以幼虫食叶危害,严重时2至3天可吃光全部嫩梢。
防治方法:防治尺蛾、夜蛾幼虫可用50%甲胺磷1500 倍液喷施,要治早、治小。
3.病情:地老虎和金龟子以幼虫蛀食根系,地老虎主要危害扦插苗和幼苗,金龟子大、中、小苗均危害。
防治方法:地老虎和金龟子的幼虫为地下害虫,防治方法是加强苗圃管理,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冬季翻耕,将越冬幼虫翻到地表冻死。用3%呋喃丹颗粒剂,按每亩2公斤用量,开沟施入10至20厘米深的土中。
蜡蝉
蜡蝉常以产卵器切断红檵木枝条,产卵在枝条组织中,这是导致枝条枯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蜡蝉还以刺吸式口器刺破红檵木枝条组织,吸取汁液,使受害枝叶枯萎死亡。
蜡蝉的防治方法有4种
1. 40%氧化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l000倍液在为害期间喷洒。
2. 入冬后,彻底清除周围的杂草及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害虫。
3. 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叶并及时烧毁,以减少虫源。
4. 保护好蜡蝉的天敌,如鸟类、瓢虫、寄生蜂等。天牛食性杂,成虫啃食红檵木枝干嫩皮,幼虫蛀食树干,多从树干基部蛀入,被害枝干形成孔洞,坑道内充满木屑虫粪。一般采取人工捕捉成虫和钩杀幼虫防治。
红继木常见病害
炭疽病、立枯病、花叶病。炭疽病:主要危害老叶、基叶、叶片由于本身呈红色,病斑则呈现黑色圆斑,或近圆形,造成早期落叶,7~8月雨季危害严重,病原为放线孢菌。病菌以菌丝在病叶上越冬,为翌年病害初侵源。
防治方法:a、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减少病源。b、改进管理,加强田间排水,适当修剪、改善光照,通风条件。c、药剂治疗: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1000倍液;代森锌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如多次喷布宜交叉使用以防产生抗性。
立枯病
苗期严重病害,自幼苗到成株均能受害,病菌从基础和根部侵害幼苗植枝,危害处产生暗褐色病斑并呈水浸状,皮与木质层容易剥离,而后缢缩变成黑褐色死亡。病源为真菌。
防治方法:a、用无病新土,移栽或播种、扦插,并对土壤消毒。b、拨除销毁病株,使用肥料一定要腐热。不可使用新鲜家肥作基肥。c、移栽或种前用2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细土1:30的比例撒于苗床土上,或用敌克松每平方4~6克。
花叶病
老叶、新叶呈花白相间,花叶系病毒引起,可用病毒A或其他治病毒药剂。
红花檵木可划分为三大类、十五个型、四十一个品种。
嫩叶红
第三代红花檵木,俗称单面红,属早期栽培类型,因为本类红继木花、叶观赏性较差,在生产中已逐渐被淘汰,但生态适应性强,尤其是抗高温、耐寒、耐瘠薄能力强,可作为品种选育的原始材料。
透骨红
第四代红花檵木,是在第一类品种基础上,利用无性育种技术选育的变异品种。夏季红叶返青期长。新梢韧皮部及木质部均为紫红色。须根紫红色。一年开花三至四次,全年花期105至130天。在该类中,根据叶片大小、分枝疏密、花期等特征,划分出长叶透骨红、密枝透骨红、疏枝透骨红、细叶透骨红、斑叶透骨红、冬艳透骨红、伏地透骨红7个型。在各型中又根据花色、花瓣形态等特征划分出25个品种。该类品种花期最长,花型丰富,花色最艳,分枝密,易造型,可用于营造色雕、中小型灌木球。细叶紫红和细叶亮红两个品种特别适宜培育微型盆景和嫁接培育大型树桩。冬艳红型是惟一在冬季开花的品种,观赏价值很高。
双面红
第五代红花檵木,俗称大叶红,是在第二类品种基础上,利用无性育种技术选育的变异品种类型。主要特征:叶最大,长3至9厘米,宽1.5至5厘米,叶柄长2.5至4毫米,新叶紫红色,老叶正面紫黑色,背面紫红色,叶面毛被少,红亮光润,夏季红叶返青期短。分枝中等,新梢韧皮部和木质部紫红色纤维含量多。须根紫黑色。年花期3次,春花期晚,始花期2月下旬,盛花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全年开花78至95天。在该类中,根据叶片大小和形状、分枝角度等特征,划分出大叶红、尖叶红、伏地红、翘叶红4个型。在各型中又根据花色、花瓣形态等明显特征划分出7个品种。该类品种叶片大而红润,观赏价值很高。分枝适中,生长速度较快的‘大叶红’、‘大叶玫红’、‘尖叶红’、‘大叶卷瓣红’4个品种适宜培育大型色雕和灌木球。
红花木国内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产于湖南浏阳市、长沙县、江苏苏州、无锡、宜兴、溧阳、句容等。
红花木在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观赏价值
红花檵木枝繁叶茂,姿态优美,耐修剪,耐蟠扎,可用于绿篱,也可用于制作树桩盆景,花开时节,满树红花,极为壮观。红花檵木为常绿植物,新叶鲜红色,不同株系成熟时叶色、花色各不相同,叶片大小也有不同,在园林应用中主要考虑叶色及叶的大小两方面因素带来的不同效果。
红花檵木是特产湖南的珍贵乡土彩叶观赏植物,生态适应性强,耐修剪,易造型,广泛用于色篱、模纹花坛、灌木球、彩叶小乔木、桩景造型、盆景等城市绿化美化。
经济价值
中国红花檵木的产业化开发有20多年历史,湖南是中心产区。2004年全省生产面积3500公顷,年产苗木5亿株,年销售额6亿元。经多年推广应用,2004年中国红花继木生产面积达6000公顷,年产苗木8亿株,年销售额9亿元,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成为中国花卉业的特色产品之一。
红花檵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特产湖南与江西交界罗霄山脉海拔100~400米常绿阔叶林地带,由已故著名林学家叶培忠教授于1938年春在长沙天心公园发现并命名。据考,其模式标本采集树是该公园于1935年春从浏阳大围山移植的野生植株。此树尚存,现树高5米,胸径20厘米,冠径42㎡,树龄约150年。由于多年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被列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植物。
红花檵木野生资源利用在湖南有7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初,浏阳大围山一带农民采挖野生苗木销往长沙、湘潭、株洲等地,省内一些园林部门亦来浏阳采购野生苗木。1963年长沙岳麓公园等单位用枝条高压法培育苗木获得成功;1978年长沙烈士公园利用种子育苗获得成功,但实生苗遗传稳定性不强,有15.8%返祖,变为檵木,因此用种子育苗在生产中很少应用;1982年长沙市苗圃用嫩梢枝条扦插育苗获得成功,由于扦插苗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一年内可多次扦插,能大批量繁殖,因此80年代以来,该技术在苗木生产中普遍应用。
红花檵木苗木规模化生产始于浏阳永和镇,1983年当地农民利用永和镇至大围山一带红花檵木野生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始了较大规模扦插苗、移植苗、灌木球、盆景及古桩嫁接树等系列产品的生产,由此带动了全省红花檵木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1999年10月,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于浏阳市“中国红花檵木之乡”荣誉称号,极大提高了湖南红花檵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红花檵木成为中国特色花卉品牌产品之一。
红檵木为常绿植物,新叶鲜红色,不同株系成熟时叶色、花色各不相同,叶片大小也有不同,在园林应用中主要考虑叶色及叶的大小两方面因素带来的不同效果。
红花檵木常年叶色鲜艳,枝盛叶茂,特别是开花时瑰丽奇美,极为夺目,是花、叶俱美的观赏树木。常用于色块布置或修剪成球形,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小叶型的红檵木适宜于盆景制作,一方面因其枝叶分布均匀一致,有利于绑扎造型,另一方面生长相对较缓,修剪量小,可减少修剪次数,便于维持枝叶均匀、整齐,可赏花、观叶。这类盆景观赏效果好,观赏期长。
红檵木的盆景制作有2条途径:用红檵木扦插苗造型培养小型盆景,用白槛木桩嫁接并造型培养中型、大型甚至超大型盆景。叶色常年为红色(即叶色从新叶到成熟叶均为红色)的类型适宜作“常红”植物——有别于秋色叶树种,用于园林绿化中的色彩处理,主要是模纹花坛中红色色块、红色线条等的处理。此种类型红檵木也可以用于园林绿化中孤植、对植、群植或与其它观叶植物、观花植物配植,突出其红花、红叶的特色。在绿色草坪基调上,在其它观花地被或其它植物背景、建筑背景衬托下突显其花红、叶红的艳丽丰姿,创造视觉焦点。
此外,该类型红檵木还可盆栽观赏,用于花坛摆放、阳台和居室美化等。叶色随季节变化(即叶色从新叶的肉红色逐渐向成熟叶的深绿色渐变)的类型,适宜用作普通绿化树种,种于阳光充足处,以充分展示其叶色的变化美,创造季相景观,突出不同季节的特色。此种类型红檵木还可用.于与秋色叶树种搭配,形成独特的对比效果。春季红檵木叶色鲜红,秋色叶树种则嫩绿或青翠,秋季红檵木叶色变成绿色时,与秋色叶树种的霞红、金黄,相映成趣,耐人寻味。红檵木花叶俱美,四季景象变化丰富,既可用于规则式园林,如模纹花坛、规则式造型树,又可孤植、丛植,展现其自然美,同时还是优良的盆景树种,因而有很高的园林应用价值。
灌木球
将红花檵木修剪成球形,布置在绿带中。灌木球主要分毛球和精球两类:毛球主要为经过1~3年修剪造型而成,主要应用在管理稍粗放的大绿地中;精球至少要经过3年的修剪造型,主要应用在别墅庭院等精致园林中。此类用途宜选用透骨红类品系。
色篱
用红花檵木密植成色篱起到围挡以及分隔空间的作用。苗木规格要根据色篱的具体用途来选定,如在绿地中可选用70~80厘米的色篱分隔空间,而高于2米的色篱多用在绿地外围起到绿色围墙的功能。
大型色雕
将红花檵木定向培养或造型为动物、几何造型等绿色雕塑,作为园林小品安置在绿地中。此类用途宜选用透骨红类品系。
桩景
利用双面红类红花檵木生长快、叶大、枝疏的特点,将其定向培养为大型桩景,用于高档园林的绿化中,也可作为花坛的焦点来布景。
小区的行道树
通过修枝控制,将红花檵木培养为彩叶小乔木,也可通过用白檵木嫁接的方法进行培养,多作为小区行道树使用。此类用途宜选用透骨红类品系。
产业市场
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Yieh)是特产湖南的珍贵乡土彩叶观赏植物,花红叶红,色彩绚丽,一年3~4次花期,生态适应性强,耐修剪,易造型,广泛用于色篱、模纹花坛、灌木球、彩叶小乔木、桩景造型、盆景等城市绿化美化。中国红花檵木的产业化开发有20多年历史,湖南是中心产区。2004年全省生产面积3500hm2,年产苗木5亿株,年销售额6亿元。经多年推广应用,2004年中国红花檵木生产面积达6000hm2,年产苗木8亿株,年销售额9亿元,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成为中国花卉业的特色产品之一。中国红花檵木产业化发展正面临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其产业化发展历史及现状的总结,对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红花檵木产业的发展概况
1、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红花檵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特产湖南与江西交界罗霄山脉海拔100~400m常绿阔叶林地带,由已故著名林学家叶培忠教授于1938年春在长沙天心公园发现并命名。据考,其模式标本采集树是该公园于1935年春从浏阳大围山移植的野生植株。此树尚存,现树高5m,胸径20cm,冠径42m2,树龄约150年。由于多年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被列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植物。
红花檵木野生资源利用在湖南有7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初,浏阳大围山一带农民采挖野生苗木销往长沙、湘潭、株洲等地,省内一些园林部门亦来浏阳采购野生苗木。1963年长沙岳麓公园等单位用枝条高压法培育苗木获得成功;1978年长沙烈士公园利用种子育苗获得成功,但实生苗遗传稳定性不强,有15.8%返祖,变为檵木,因此用种子育苗在生产中很少应用;1982年长沙市苗圃用嫩梢枝条扦插育苗获得成功,由于扦插苗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一年内可多次扦插,能大批量繁殖,因此80年代以来,该技术在苗木生产中普遍应用。红花檵木苗木规模化生产始于浏阳永和镇,1983年当地农民利用永和镇至大围山一带红花檵木野生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始了较大规模扦插苗、移植苗、灌木球、盆景及古桩嫁接树等系列产品的生产,由此带动了全省红花檵木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1999年10月,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于浏阳市“中国红花檵木之乡”荣誉称号,极大提高了湖南红花檵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红花檵木成为中国特色花卉品牌产品之一。
2、国内外品种选育概况
上世纪80年代初,永和镇花农已注意选择花、叶颜色较好的野生树栽培繁殖。1985年当地花农利用芽变枝条,经扦插繁殖,选育出一种叶片小而红润、夏季红叶返青期短、花色艳丽的品种,此为国内外选育出的第一个栽培品种。90年代中期,随着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中心产区的浏阳市和长沙县花农利用自然变异材料,又选育出30个栽培品种。为方便市场销售,进行了较粗放的分类命名。统称“五代”品种:第一代指移植的野生红花檵木,第二代指利用野生树枝条繁殖的红花檵木,第三代指早期选育的嫩叶红类品种,第四代指利用嫩叶红类品种选育的透骨红类品种,第五代指利用透骨红类品种选育的双面红类品种。称谓虽然不科学,但客观上反映可红花檵木品种类型的演变与发展历史。
湖南省林科院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依托湖南红花檵木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红花檵木品种基因库,收集材料53份,开展了品种遗传稳定性试验和分类命名。利用陈俊愉教授花卉品种“二元分类”理论,根据品种演化关系和园艺分类特征,建立了《红花檵木分类系统检索表》,命名了3大类、15个类型、41个品种。利用物理、化学诱变及自然变异选择相结合的无性系育种技术,选育出“大叶红”(‘DayeHong’)等10个观赏性及抗逆性超过原品种的新品种,并提出相配套的苗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2002年该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湖南省首届花卉博览会交易会科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10个新品种被国家林业局审定为可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国家级优良品种。同年,《红花檵木新品种及繁殖技术推广》列为国家林业局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日本和美国分别在1983年及1989年引种中国红花檵木。日本于1992年选育登录了2个品种,美国到1998年选育登录了15个品种。两国均采用嫩枝扦插及容器苗无土栽培技术,进行品种专利化、规模化生产,美国的产品销售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红继木的花语:发财 幸福 相伴一生。
400 阅读 21-09-04
205 阅读 21-09-04
545 阅读 21-09-04
402 阅读 21-09-04
361 阅读 21-09-04
216 阅读 2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