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以其瘦果似针、偷扎人衣而得名,又因可治肠痈而称“盲肠草”。其叶似菊,秋季开花,色呈黄色,舌状轮生,并无特异。荒野路旁,俯拾即是,应用广泛,功效卓著,故而深得人们重视。陈藏器云:“生池畔,方茎叶,有丫,子作钗脚,著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南人谓之鬼钗。”笔者曾于20世纪60年代末,帮助农村医疗站采药制药,用带花之全草煎剂,治疗各种痈疽肿毒等炎症,获得满意效果。
【识别特征】
菊科。一年生草本。叶二回羽状深裂,小裂片三角形或菱状披针形,舌状花1~3朵,黄色;管状花黄色,5齿裂。瘦果线形,顶端芒刺3~4枚,具倒刺毛。花果期8~10月。
【药用功效】
全草入药,开花前采集。性味甘,淡,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用于感冒,咽喉肿痛,发烧,跌打扭伤等症。
【功效与作用】
1.鬼针草性平,味苦,无毒。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能。
2.用于疟疾,痢疾,肝炎,急慢性肾炎,胃痛,噎嗝,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蚊虫叮咬等。
3.鬼针草生产治疗高血压病成药“悦年片”、“悦身茶”等系列产品。
【应用】
1.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可与草薄荷、女儿茶、荔枝草等配伍。
2.用于湿热黄疸,可与垂盆草、鸭趾草等配伍。
3.用于湿热泄泻,可与马齿苋等配伍。
4.用于胃脘疼痛,可用单味熬膏,每服6g,生姜煎汤送下;或与白屈菜、朱砂七等配伍用。
5.用于跌打肿痛,可单味水煎,加酒少许,外洗患处。
6.用于痔疮,可单味水煎熏洗肛门。
7.用于痈肿疔毒、虫蛇咬伤、蝎子蜇伤等。可与拦路虎、一枝蒿、灯台七、雄黄七等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