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是茜草科植物钩藤及其同属植物的带钩茎枝,同属植物包括华钩藤、毛钩藤、大叶钩藤及无柄果钩藤等。钩藤又可以称为钓藤、莺爪风、金钩藤等,属多年生木质藤本,最高的钩藤可达3米,在我国浙江、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均有分布。经炮制后的钩藤呈黄褐色至紫红色,茎上有节,节上有钩,钩上为黄褐色毛。茎为圆柱形,内有黄白色髓。质硬,不易断。
钩藤的药理作用
钩藤味甘,性微寒,入心包、肝经。《本草纲目》中记载:“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症自除。”所以,钩藤能平抑肝阳、清热去火,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等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钩藤含钧藤碱、异钩藤碱、柯诺辛因碱等物质,具有镇静、降压的疗效,主要用于小儿惊痫及高血压的治疗。
钩藤有降压的功效
据临床医学研究表明,钩藤对早、中期的高血压病患者有很好的降压作用,通过对120名患者的临床观察显示,其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甚至可降至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与此同时,高血压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失眠健忘等,都有所下降或消失。
钩藤的常识
钩藤虽然体轻,但质地十分坚韧,不容易折断。断面中间髓部为黄白色,松软如海绵,外部坚硬,棕红色。作药材使用一般采用带钩的茎枝。习惯认为钩藤的茎枝和叶能平肝熄风、解痉、清热镇静,多用于头目眩晕及高血压,降压的同时减慢心率,是治疗头昏头痛、小儿惊痈的常用镇静良药;钩藤的根则能祛风湿、通经络。一般传统使用时认为双钩较单钩质量及疗效好,但经现代科研认为两者疗效无差异。钩藤常用量为10一15克,个别大剂量可用至20一30克,但应遵医嘱。
注意事项
经过化学分析,钩藤的成分主要为叫噪类生物碱,即钩藤碱、异钩藤碱、赛鸡钠碱、异赛鸡钠碱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钩藤除有平肝熄风,镇静降压等功效外,还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有一点是应该注意的,钩藤的主要降压有效成分钩藤碱很不耐热,当我们把钩藤加水煮沸20分钟时,疗效就会逐渐降低;当煮沸时间为1小时的时候,钩藤的疗效几乎丧失。所以,当使用单味钩藤治疗疾病时,煎煮时间不宜长,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上一篇:红薯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