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栀子的简介【通用名称】栀子【药物名称】栀子【英文名】CapeJasmineFruit【别名】黄栀子、山枝子、大红桅。【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桅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果实。【植)

栀子 0关注

栀子概述

栀子的简介【通用名称】栀子【药物名称】栀子【英文名】CapeJasmineFruit【别名】黄栀子、山枝子、大红桅。【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桅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果实。【植 [详情]
  • 中英文名称:栀子 
  • 功效与作用: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齇鼻,白癞、赤癞,疮疡。疗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 主要价值:苦、寒、无毒。清热泻火药。

精选图文

更多

栀子功效与作用

栀子的简介

【通用名称】栀子

【药物名称】栀子

【英文名】Cape Jasmine Fruit

【别名】黄栀子、山 枝子、大红桅。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桅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高达2m。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7cm,全缘;托叶2片,通常连合成筒状包围小枝。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萼绿色,圆筒状;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或较多;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南方各地有野生,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

【采集】9~11月果实成熟显红黄色时采收

【化学成分】含栀子甙(geniposide)、羟异栀子甙(gardenoside)、山栀甙(shanzhiside)、栀子新甙 (gardoside)、栀子甙酸(geriposidic acid)、栀子黄素(gardenin)、番红花甙-Ⅰ(crocin-1)、番红花酸(cro-cetin)、鸡s

【性味】性寒,味苦。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花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杰肿痛、火毒疮疡、扭伤。

栀子的性味

性寒,味苦。

拓展阅读:栀子的采集

9~11月果实成熟显红黄色时采收

热门文章推荐

相关问答

猜你喜欢

热门药材排行榜